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项目 > “一村一品”看黔江 > 正文

【一村一品看黔江】打造中华蚊母带 激发乡村旅游生机

发布日期:2022-05-19 11:06

图片

中华蚊母又称中国蚊母树,是中国特有濒危物种,其树形婀娜,极其美丽,属国家二级珍稀植物。在黔江区金洞乡细沙河流域沿线的中华蚊母带,生长区长达25公里,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最长的中华蚊母带。近年来,金洞乡凤台村依托中华蚊母带,当地的农家乐、特色大院每年接待乡村游客上万人次,村民算是吃上了“旅游饭”。

  近日,黔江区融媒体中心“一村一品”大型系列报道采访组来到了金洞乡凤台村,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走进了细沙河下游的中华蚊母带,得以一窥这难得一见的奇景。

两个源头一条河


  细沙河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头在湖北省咸丰县坪坝营,流经酉阳县的小咸、木叶、细沙、毛坝、黑水等地。另一个源头在黔江区马喇镇的灰千梁子,流经该区的马喇、金洞。两条支流在金洞乡早化村一个叫大仓的地方汇合后形成细沙河,然后在阿蓬江镇两河社区注入阿蓬江,成为阿蓬江的一大支流。

  细沙河长百余公里,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山中流淌,由于沿途人烟稀少,且谷深、崖险,成为了鲜有人涉足的原始大峡谷。

  从凤台村的叶家大院出发,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下,十分钟左右就到达了河底,最终一行人在河边的一座拱桥边停下。入眼便是河流两岸密密麻麻的中华蚊母,形成了两条绿色的绸带,映衬得整个细沙河更加碧绿。放眼望去河两岸的悬崖绝壁,有的如刀切,有的如斧劈。既有奇峰,也有陡崖。

  “我在金洞乡工作了近20年,每年来这里探险的人不计其数,但从来没听说有人能徒步穿越细沙河大峡谷,这里很多地方滩险湾急,很难徒步穿越。因此,这里一直保存着最原始的形态。”给我们带路的金洞乡文化中心工作人员郑友政说。

中华蚊母的家园

  据了解,细沙河第二个源头的中华蚊母是在金洞乡境内才出现的。最初也是零星,后来逐渐增多,加上近些年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就逐渐成带了。

  中华蚊母是金缕梅科蚊母树属的一种,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俗称水湿柯子或水浆柯子,可高达1米以上,主要分布于长江三峡两岸海拔150米以下的陡峭山坡或悬崖的石缝中,数量极少,属国家二级珍稀植物。随着三峡库区水位上涨,处于濒危灭绝状态,是三峡库区特有的珍稀植物。“细沙河的这条中华蚊母带,约长25公里,堪称全国第一。”郑友政一边介绍,一边用手机拍摄着眼前的美景。他说,每次来都会被这里壮观的中华蚊母带所震撼,发的关于细沙河风景的抖音视频点赞量极高!

  据介绍,细沙河的两条支流在金洞乡早化村汇合后形成两岔河,从两岔河到阿蓬江镇的交界处,被称为细沙河中华蚊母的黄金段。这一段河流两岸的中华蚊母,像人工栽植的一样,是那么整齐,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整个阿蓬江流域的中华蚊母带,长100多公里,因此这里又被称为中华蚊母的家园。

激发乡村旅游生机

  据了解,与中华蚊母带相隔不远的凤台村,是该乡“一心两线三区四点”旅游布局中的“一心”。该乡依托境内中华蚊母带、红豆杉带等优美的自然资源,和叶家大院古朴的民俗文化,着力打造集旅游服务、亲水体验、休闲度假、田园劳作、绘画写生等于一体的“亲水农耕旅游核心”。

  “五一节假日期间,有许多人来细沙河沿线搞露营,我们这里的农家乐基本每天都是爆满,要是几年前说能在家门口就挣到钱,我是不敢想象的。”村民张勇告诉记者,“如今说起我们凤台村,叶家大院和中华蚊母几乎成了这里的代名词,每年都为我们吸引了上万的游客,我们也算是吃上了旅游饭。”

  “黔江区多次邀请植物专家实地考察,编制保护规划,同时,把保护中华蚊母写入村规民约、纳入河长的工作任务,设立中华蚊母护林员。金洞乡境内的25公里中华蚊母带,是细沙河中华蚊母带的精华部分。目前,这里已经申创为‘中国中华蚊母家园’,我乡将其作为乡村旅游的中华蚊母观光带来打造。发挥基层力量,进一步加大对中华蚊母带的保护力度,合理挖掘中华蚊母旅游资源,给乡村旅游添砖加瓦。”郑友政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