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黔江榜样 > 志愿典型 > 正文

刘沛良:60年潜心制陶 用“美”回报时光

发布日期:2021-12-10 16:27
历史悠久的纯手工土陶制作技艺被誉为“泥与火的艺术”,有上千年的历史,因生活条件改善与瓷、铁等容器的冲击,土陶制品市场萎缩,烧制土陶这一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然而,一次机遇又让传承千年的手工土陶制品重获新生,并在这些制陶匠人的手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111.jpg

刘沛良展示土陶作品


  近日,记者再访黔江区濯水镇三门社区石鸡坨土陶作坊,采访了土陶技艺非遗传承人刘沛良,走进他的陶艺世界。


时代变迁

土陶濒临失传


  “我们小的时候起床第一件事就学制陶,然后再去上学,放学回来又是制陶。”刘沛良生长在“土陶世家”,从小就跟着父亲、爷爷学习制陶,由于传统土陶制作技艺复杂、程序多、且难学辛苦,童年的刘沛良也觉得制陶枯燥乏味。


  “有人说,因为热爱,所以选择,选择了便是一生!”随着技艺的越来越成熟,刘沛良慢慢喜欢上了制陶。制陶已经完全占据了刘沛良的生活,一天不摸浑身不舒服。60多年过去了,刘沛良已经将这门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0年左右是土陶最难的日子……”说到这里,刘沛良深深地叹了口气。刘沛良说,那时候打工成风,村里都没有年轻人了,土陶市场也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与瓷、铁等容器的冲击,石鸡坨土陶坊相继倒闭,这一技艺也濒临失传。


  “难道千年土陶就要断送在我的手里吗?我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作为第29代传承人的刘沛良心痛不已,天天都会呆坐在作坊里,呆呆地望着土陶,一坐就是好半天。


“非遗”推动

土陶重获新生


  2002年,国家开始提倡“非遗”,加大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保护。这不仅给石鸡坨土陶带来了机会,更是让刘沛良这样的民间艺人看到了希望。


  “政策来了,资金也来了。”刘沛良说,随着非遗的推动,不仅有钱发展作坊,从那时起,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又开始追求返璞归真的东西,一些喜爱传统文化的人主动找上门,要求自己用土陶制作一些坛罐和茶壶,但要求改变传统的样式,迎合新的时代需求。


  接到订单的刘沛良高兴极了,他专心研究新的制陶技艺,一改传统制作技艺,用式样新颖、造型美观的各种土陶制品来迎合市场需求,也正是因为这样,给石鸡坨土陶带来了一线生机,千年土陶工艺获得了新生。


60年坚守

用“美”回报时光


  赶上了好时代,刘沛良的土陶火了,日子也火了。为了让祖传的制陶手艺不遗失在自己的手中,刘沛良不仅自己一直在坚守,他还动员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家人参与到土陶制作行业中来,希望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把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如今,刘沛良一家都成了制陶人。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黔江区在把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由石鸡坨土陶技艺大师刘沛良对脱贫户进行培训,并将掌握制作技艺的人员招聘到石鸡坨相关企业就业,既帮助脱贫户实现了增收,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


  与此同时,政府也加大保护力度,石鸡坨土陶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刘沛良一家已经有了2名市级非遗传承人和2名区级传承人。


  从2020年5月开始,年过花甲的刘沛良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被重庆旅游学院聘请到学校传授民族传统技艺。


222.jpg

刘沛良教授学生制陶


  为了更好地传承土陶技艺,学校还为刘沛良配套建设了大师工作室,以及陶艺泥塑、陶艺拉胚、土陶成型、陶艺釉彩、陶艺电窑等传习室,陶艺课程不仅被纳入了民族传统技艺的必修课,也是其他专业学生乐于接受的选修课。


  “光是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只有将技艺活起来传下去,让这项技艺在全国各地铺起来,开花结果,我觉得这才是石鸡坨土陶最大的意义,也是我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刘沛良说。


  怀匠心,践匠行,做匠人。刘沛良说,制陶不仅炼人更能炼心,60多年的选择与坚守,让他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懂得用“美”回报时光与岁月,用“爱”传承文化与精神。